大众养生网

茯苓如何帮助健脾祛湿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茯苓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健脾、祛湿、宁心安神、利水消肿以及和胃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平和,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异常、水湿内停等证候。

1、健脾

茯苓所含多糖类成分能温和促进脾脏运化功能,通过增强消化酶活性改善食欲不振。对于脾虚导致的腹胀、便溏,常配伍白术、党参等药材协同增效。

2、祛湿

其利尿特性可加速体内多余水分代谢,通过增加尿液排泄量帮助排出湿浊。对于舌苔厚腻、肢体困重等湿气重表现,多与泽泻、薏苡仁等利湿药同用。

3、宁心安神

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调节中枢神经作用,能缓解因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常与酸枣仁、远志配伍治疗心悸怔忡。

4、利水消肿

通过增强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水液代谢,对下肢浮肿、眼睑水肿等水湿停滞症状效果显著。临床常与猪苓、桂枝组成五苓散方剂。

5、和胃

所含茯苓酸能调节胃酸分泌平衡,缓解胃脘痞满。对于脾胃不和导致的恶心呕吐,多与半夏、陈皮等理气药配合使用。

使用茯苓时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阴虚津亏者慎用。日常可配伍山药、莲子等药食同源食材熬粥,配合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若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需及时调整用量,避免长期单独大量服用。储存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