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部供血不足怎么办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部供血不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控制原发病等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1、调整生活方式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的摄入,适当增加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低头,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同时需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

2、物理治疗

若因颈椎病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可通过颈椎牵引、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建议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康复锻炼。

3、药物治疗

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眩晕症状明显时可短期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部微循环的药物,但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4、手术治疗

严重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需考虑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循环缺血且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搭桥手术改善脑部血流灌注。

5、控制原发病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同时每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脑部供血不足患者需避免自行服用扩血管药物,防止诱发低血压。建议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血压异常波动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