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短期熬夜可能通过激素变化干扰糖代谢,长期熬夜可能增加代谢紊乱风险,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明显血糖波动。
人体在熬夜时可能激活应激反应,促使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促进肝糖原分解并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水平短暂上升。健康人群通常可通过自身调节维持血糖稳定,但长期睡眠不足可能逐渐削弱这种代偿能力。
连续熬夜超过3天可能引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增加糖尿病前期风险。对于已存在糖代谢异常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熬夜引发血糖波动的概率可达正常作息时的2-3倍。研究显示连续两晚睡眠不足4小时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5%。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宜维持7-9小时。出现多饮、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作息规律,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改善睡眠质量可尝试固定就寝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