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的常见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原因包括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等,而病理性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
1、生理性原因
人体在情绪激动、焦虑、剧烈运动或摄入过量咖啡因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早搏。此类心律不齐通常在诱因消除后自行缓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建议通过深呼吸、休息等方式调节。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脏电传导系统可能发生异常,引发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胸痛、气促等症状,可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常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必要时需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
3、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时,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受损,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多有发热、乏力等前驱感染症状,治疗需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药物营养心肌,并针对病原体进行抗病毒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增强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等表现。患者常伴有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甲功检测确诊,可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联用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症状。
5、电解质紊乱
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或高于5.5mmol/L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异常,易出现室性早搏、尖端扭转型室速等危险情况。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调整饮食改善,重度失衡需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
若频繁出现心慌、胸闷或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限制浓茶、酒精摄入,合并基础疾病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诊。急性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电复律等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