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时间开车会有哪些身体危害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长时间开车可能引发肌肉骨骼损伤、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视觉疲劳、精神压力增加等多种身体危害,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并调整驾驶习惯。

1、肌肉骨骼损伤

长时间保持坐姿容易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可能引发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驾驶时肩颈部固定姿势也可能造成颈椎僵硬和疼痛。建议每1-2小时停车活动,并进行腰部及颈部的伸展运动。

2、下肢血液循环障碍

持续踩踏油门和刹车的动作会限制下肢活动,久坐可能引发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出现腿部肿胀、麻木,甚至增加静脉曲张风险。驾驶时可穿着弹力袜,间歇性做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视觉疲劳

长时间注视路面及后视镜易导致眼肌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视物模糊、干眼等症状。夜间驾驶时眩光刺激还可能加重视疲劳。建议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

4、精神压力与代谢异常

高度集中的驾驶状态会持续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心率加快,长期易导致焦虑或睡眠障碍。建议控制每日驾驶时长不超过8小时,途中可通过深呼吸调节身心状态。

日常驾驶时应保持座椅与方向盘的科学距离,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若已出现持续性腰痛、下肢水肿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骨科或眼科就诊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