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的心率正常范围通常为40~60次/分,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存在差异。若长期存在心率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年龄
成年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率一般为40~60次/分,婴幼儿睡眠时心率可达80~100次/分,老年人可能维持在50~70次/分。年龄增长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因此老年人睡眠心率相对偏高属于正常现象。
2、健康状况
心脏疾病患者睡眠时可能出现心率低于4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或高于100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率升高,睡眠心率可能维持在70~90次/分。这些病理状态下的心率异常通常伴随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3、活动水平
长期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员,睡眠时心率可低至30~40次/分,这是心脏代偿性增大的生理性改变。普通人群若出现低于50次/分的心率且伴有头晕症状,可能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
建议在晨醒后测量静息心率,使用智能手环监测时应保持设备佩戴稳固。若连续3天记录到睡眠心率低于40次/分或持续高于90次/分,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