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一般不建议生吃,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营养吸收率低等风险。生鸡蛋的营养需注意抗营养物质的存在以及生物素吸收问题,建议充分加热后食用以保障安全。
1、细菌感染风险
生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这类细菌可引发发热、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鸡蛋外壳的微孔结构使得细菌可能侵入蛋液,在20-37℃环境下,沙门氏菌每20分钟即可增殖一倍。
2、营养吸收率低
生鸡蛋含有抗胰蛋白酶,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分解和吸收。加热至70℃以上能使该物质失活,煮熟鸡蛋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可达90%以上,而生鸡蛋仅为50%左右。卵黏蛋白在生蛋清中也会影响维生素B族的吸收。
3、抗营养物质影响
生鸡蛋中的avidin蛋白会与生物素结合,影响这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持续生食可能引发生物素缺乏症,表现为脱发、皮疹等症状。加热可使avidin变性失活,消除其对生物素的不利影响。
建议将鸡蛋加热至蛋清和蛋黄完全凝固的状态,中心温度达到71℃以上可有效灭菌。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的清洁蛋,冷藏保存并在两周内食用完毕。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避免生食鸡蛋,若出现食用生蛋后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