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后通常可以吃生姜、红糖、羊肉等食物帮助驱寒,但需结合个人体质选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中医认为其能促进体表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寒气。可将生姜切片煮水饮用,或加入热粥、汤品中。现代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增强身体产热,但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食用。
2、红糖
红糖具有补脾缓肝、活血散瘀的作用,其温补特性适合寒邪侵袭导致的四肢发冷。红糖水可搭配生姜熬煮,既能补充能量又可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需注意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肥胖人群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3、羊肉
羊肉性温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能温中暖肾、补益气血。当归生姜羊肉汤是经典的驱寒药膳,适合阳虚体质人群。但发热、口舌生疮等实热证患者及高尿酸血症者应慎食,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
日常应注意加强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受凉,饮用温水保持身体水分。饮食可适当增加山药、桂圆、核桃等温性食物,忌食冰淇淋、冷饮等寒凉之品。若出现持续畏寒、发热超过38.5℃或伴随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中医科或呼吸内科就诊,不宜单纯依赖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