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有哪些危害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危害主要包括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以及脂肪代谢紊乱。长期处于高水平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需积极干预控制。

1.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将胆固醇运输至血管壁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斑块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可能引发供血不足。当斑块破裂时,还可能诱发血栓形成。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可能完全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严重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脑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出现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症状。此外,高血压患者若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脑出血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4.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下肢疼痛、乏力,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能出现足部溃疡甚至坏疽。

5.脂肪代谢紊乱

长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常伴随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种血脂异常组合会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控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在总热量30%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需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