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中常见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鼠李糖乳杆菌等。具体菌种可能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根据需求选择含有活性菌的酸奶。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酸奶发酵的基础菌种,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促进蛋白质凝固形成酸奶质地。虽然部分研究认为它们可能有助于改善乳糖不耐受,但这类菌株在肠道内的存活率较低。双歧杆菌属于典型的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部分酸奶会额外添加乳双歧杆菌或长双歧杆菌等菌株来增强产品功能。
嗜酸乳杆菌能耐受胃酸和胆汁,在肠道内定植后有助于增强黏膜屏障功能,缓解腹泻或便秘症状。鼠李糖乳杆菌则具有抗过敏特性,可调节免疫系统,对改善湿疹等过敏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需注意的是,部分酸奶经过巴氏杀菌处理,活性益生菌可能已被灭活,选购时应查看包装标注的“活性菌”字样。
建议优先选择低温保存、保质期较短的酸奶,这类产品中活性益生菌含量相对更高。饮用时避免高温加热,以免破坏菌群活性。对于存在肠道疾病或免疫缺陷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益生菌产品。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