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pH值通常为3.8~4.5,呈弱酸性环境,这一范围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并抵御病原体入侵。pH值的稳定性对阴道健康至关重要,但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
1、月经周期影响
经血pH值偏碱性,月经期间阴道pH可能暂时升高至5.0左右,但月经结束后会逐渐恢复。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暂时性分泌物增多,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阴道病可导致pH值超过4.5,需通过甲硝唑栓、克林霉素乳膏等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pH值多在正常范围,但需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
3、清洁习惯不当
频繁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酸性环境,建议日常使用温水清洁外阴即可。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可能导致pH值升高,可通过局部雌激素治疗改善。
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味或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日常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出现不适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宜自行使用阴道冲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