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增高可能与肝脏损伤、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对因治疗、护肝药物、戒酒、饮食调整以及定期复查等方法。建议及时到肝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完善检查后针对性处理。
1、对因治疗
若由病毒性肝炎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脂肪肝患者需通过控制体重、调节血脂(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代谢;药物性肝损伤者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2、护肝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修复肝细胞膜,减轻炎症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护肝药。
3、戒酒
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必须严格戒酒,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戒酒困难者可寻求专科医生帮助,必要时使用戒酒硫等药物辅助治疗。
4、饮食调整
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30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可适当增加燕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脂质代谢。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2-4周复查肝功能,慢性肝病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若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时,建议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中药制剂。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控制体重指数(BMI)在18.5-23.9kg/m²范围内。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每3-6个月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