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虚是如何造成的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虚通常由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情绪失调以及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诱因进行调理。脾虚是中医术语,指脾胃功能减弱,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1、饮食不当

长期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或油腻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失健运。例如过量食用冰镇饮料或肥甘厚味,会直接抑制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刺激脾胃。

2、过度劳累

体力或脑力过度消耗可耗伤脾气,影响气血生化功能。中医认为“劳则气耗”,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或缺乏休息,会使脾脏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进而引发疲倦、便溏等脾虚表现。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并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

3、情绪失调

长期忧思焦虑易导致气机郁结,影响脾的升清功能。中医理论中“思虑伤脾”,情绪压力过大会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表现为消化不良、消瘦等症状。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运动或兴趣爱好舒缓压力,可辅助调理脾虚。

4、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或体质虚弱者,气血生化不足易累及脾胃。例如反复腹泻、术后恢复期等状况,可能耗损脾气,加重运化无力的情况。这类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调理。

若存在长期脾虚症状如肢体乏力、大便不成形等,建议尽早就医辨证施治。日常需避免熬夜,饮食以温热易消化为主,适当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