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有牙缝怎么办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牙缝的处理方法包括观察随访、矫正治疗、修复治疗、牙周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牙缝形成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式。若牙缝不影响正常功能且无美观需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1、观察随访

部分人群因先天发育导致牙缝较宽,但咬合关系正常且无其他异常症状,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现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口腔检查,观察牙缝是否出现进行性增大或其他伴随症状。

2、矫正治疗

对于牙列稀疏或牙齿排列不齐形成的牙缝,可采用隐形矫正器、金属托槽等正畸装置。通过施加适当外力逐渐移动牙齿位置,关闭间隙的同时调整咬合关系,矫正周期通常为1-3年。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托槽脱落。

3、修复治疗

前牙区细小牙缝(1-2mm)可采用树脂充填或瓷贴面修复,快速改善美观。后牙区较大牙缝或伴有牙齿缺损时,可选择全冠修复恢复邻接关系。修复治疗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需严格评估牙齿健康状况。

4、牙周治疗

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会使牙缝逐渐增宽。需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控制炎症,配合甲硝唑片、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控制感染。病情稳定后可通过翻瓣手术或引导组织再生术改善牙周支持组织。

5、手术治疗

上唇系带附着过低或牙槽骨发育异常导致的牙缝,需进行系带修整术或骨皮质切开术等外科治疗,结合正畸治疗才能获得稳定效果。术后需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感染影响愈合。

出现牙缝增大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X线片、牙周探诊等检查明确病因。切忌自行使用牙签等工具反复剔牙,以免造成牙龈损伤或牙缝进一步增宽。日常应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邻面,预防牙周疾病导致的病理性牙缝。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