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可能与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慢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表现。该症状常伴随食欲减退、腹胀、乏力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辨证施治。
1、饮食不节
长期暴饮暴食、偏好生冷或油腻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这类患者常出现胃脘冷痛、大便溏稀等症状,日常需规律进食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2、过度劳累
体力劳动过重或长期熬夜会耗伤脾气,导致运化功能减弱。这类人群多伴有气短懒言、肢体困重等表现,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四君子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剂,配合艾灸足三里穴改善症状。
3、情志失调
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肝气疏泄,形成肝气犯胃的病机。患者常出现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建议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调节情绪。药物治疗方面,逍遥丸、舒肝和胃丸、越鞠保和丸等具有疏肝健脾功效。
若出现持续消化不良、体重下降或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需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冬季做好腹部保暖。需要用药调理者,建议经中医师脉诊后选择适合体质的方剂,切忌自行购买药物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