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疲惫乏力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导致。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身体恢复功能,从而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此外,长期偏食、过度节食可能引起蛋白质、维生素B12、铁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也会引发疲劳感。日常需调整作息并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瘦肉、鸡蛋、菠菜等食物的摄入。
2、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供氧不足,表现为疲乏、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同时配合摄入猪肝、红枣等含铁食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缓机体代谢率,导致能量利用障碍,出现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4、慢性疲劳综合征
该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严重疲劳,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渐进式运动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辅助改善症状。
若排除熬夜、营养缺乏等因素后,疲劳仍无法缓解,建议到医院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