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可能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以及慢性失血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铁摄入不足
老年人常因牙齿脱落、消化功能减弱或饮食结构单一,导致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减少。如长期以流食为主,红肉、动物肝脏等摄入不足,易引发铁储备不足。
2、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诱因,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抑酸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此外,慢性肠道炎症或乳糜泻等疾病也会阻碍铁元素的正常转化与利用。
3、慢性失血
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隐性失血的主要因素,如胃溃疡、痔疮或结直肠肿瘤等疾病。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等导致黏膜损伤出血,长期失血可加速体内铁流失。
若存在上述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完善血常规、便隐血及胃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调整饮食或规范用药。日常可适量增加瘦肉、菠菜等含铁食物,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但需避免自行盲目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