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去暑的小常识主要包括合理饮食、注意防晒、及时补水、调节环境温度以及调整作息时间等,科学应对高温天气有助于预防中暑。日常生活中需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1、合理饮食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摄入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维生素。避免过量食用油腻或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绿豆汤、莲子粥等传统消暑饮品也有助于清热解暑。
2、注意防晒
外出时建议佩戴遮阳帽、墨镜,穿浅色宽松的棉质衣物以减少热量吸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较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若需外出,每隔2小时补涂SPF30以上的防晒霜,避免皮肤晒伤。
3、及时补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增加,需定时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维持体内钠、钾平衡。但需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以免引发水中毒。
4、调节环境温度
室内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设备保持26℃左右的舒适温度,空调出风口不宜直吹身体。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外出时可随身携带便携式小风扇或清凉喷雾,通过物理方式辅助降温。
5、调整作息时间
建议午间高温时段适当午休,避免剧烈运动。户外工作者可采用“做两头、歇中间”的工作模式,清晨和傍晚进行主要劳动。睡眠时选择透气性佳的竹席或亚麻床品,帮助身体散热。
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并补充含糖盐水。重度中暑可能伴随体温超过40℃或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日常可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但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