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眩晕后艾灸哪个位置最好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眩晕后艾灸的位置选择需根据具体证型而定,通常可选取百会穴、风池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调理。艾灸属于中医外治法,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盲目施灸。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该穴位为诸阳之会,艾灸此穴可通过温通阳气、升举清阳的作用改善气血运行,缓解因气血不足或清阳不升引起的眩晕症状,常表现为头晕目眩、乏力等。

2、风池穴

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艾灸此穴能祛风散寒、疏通头部经络,适用于外感风邪或颈源性眩晕,常伴有头痛、颈部僵硬的症状,需注意施灸时避免烫伤皮肤。

3、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艾灸可宁心安神、调节气血,对伴随心悸、恶心等症状的眩晕有辅助调理作用,但需与药物治疗配合使用。

艾灸治疗需在明确病因后进行,如眩晕由高血压、耳石症等疾病引起,需优先治疗原发病。施灸过程中出现皮肤灼痛或眩晕加重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诊。阴虚阳亢或实热证型患者不宜艾灸,以免加重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