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等,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1、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同时高血压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提高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风险。数据显示,约54%的脑卒中和47%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血压升高相关。
2、肾脏损伤
持续高压状态会造成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微量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约18%的终末期肾病由高血压肾病发展而来。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动脉对血压变化敏感,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导致视力模糊、视物变形。严重时可发生视网膜出血、渗出,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约有70%的Ⅲ期高血压患者存在眼底病变。
4、动脉硬化加速
高压血流持续冲击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和血管壁炎症反应,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不仅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还会导致外周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闭塞等。
5、多器官功能受损
高血压可能引发代谢紊乱综合征,间接影响胰腺、肝脏等器官功能。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2-3倍,同时可能加重脂肪性肝病等疾病进程。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若出现头痛、胸闷、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和靶器官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