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砭石如何改善经络气血不畅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砭石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工具,一般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以及驱寒除湿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物理刺激作用于人体,可辅助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

1、温通经络

砭石具有较好的导热性,使用时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渗透肌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这种持续的热力作用可缓解经络拘急状态,尤其适用于寒邪凝滞引起的经络不通。

2、活血化瘀

通过特定手法在体表进行刮擦时,砭石与皮肤摩擦产生的生物电效应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这种机械刺激能加速代谢产物清除,改善微循环障碍,对气滞血瘀型疼痛有明显改善作用。

3、调和气血

中医认为砭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接触皮肤过程中可产生共振效应。这种物理刺激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促进气血阴阳平衡,对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等证型有调理作用。

4、缓解疼痛

砭术产生的深部组织振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临床常用于颈肩腰腿痛等病症,通过放松肌肉筋膜缓解压迫性疼痛。

5、驱寒除湿

砭石疗法配合艾灸使用时,其蓄热特性可增强温阳散寒效果。这种复合作用能促进毛孔开泄,加速湿邪排出,对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沉重效果显著。

使用时需注意选择表面光滑的天然砭具,操作力度应循序渐进。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结合个体体质配合中药或针灸治疗。皮肤破损、出血倾向及高热患者应禁用此类疗法,治疗后需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