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有何区别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的区别主要在于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效果持续时间等方面,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物理降温是通过外部方式帮助身体散热,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该方法不依赖药物代谢,适合体温未超过38.5℃的轻度发热患者,或对退烧药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其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但降温效果较短暂,需反复操作,且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寒战。

药物降温是通过口服或注射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实现退热。适用于中高热(38.5℃以上)或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药物降温起效较快且持续时间较长,但可能出现胃肠道刺激、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选择降温方式前应测量准确体温,婴幼儿及老年人需谨慎评估身体状况,用药前需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避免重复用药或超量使用。物理与药物降温也可联合应用,但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