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中药具有凉血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玄参、紫草等中药通常具有凉血的功效和作用。凉血类中药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于治疗血热证,如出血、发斑、舌红绛等症状,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

1、生地黄

生地黄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其寒凉性质可清除血分热邪,适用于热入营血引起的皮肤斑疹、吐血衄血等症状,同时能缓解热病伤阴导致的口干舌燥。

2、赤芍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中医常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便血、崩漏,或肝郁化火导致的胁痛,其活血功效还可改善血热瘀滞引起的疼痛。

3、牡丹皮

牡丹皮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既能清透阴分伏热,治疗温病后期夜热早凉,又可凉血消痈,用于血热毒盛所致的疮疡肿毒。

4、玄参

玄参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以及温毒发斑等症,既能清热凉血,又能通过滋阴增强退热效果。

5、紫草

紫草性寒味甘咸,可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要用于血热毒盛引起的斑疹紫黑、麻疹不透,其凉血作用可改善血热妄行,同时通过解毒机制缓解皮肤热毒症状。

使用凉血类中药需注意,体质虚寒者慎用,孕妇应遵医嘱。出现出血、皮肤异常等症状时,建议先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由中医师根据具体证型配伍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