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疾病等原因有关,通常需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日常需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饮食不当
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可能导致大便干结,进而引起排便困难。建议适当增加芹菜、菠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
2、缺乏运动
久坐或长期卧床会使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过度吸收。可进行快步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若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或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长时间未排便或伴随严重腹胀时,应避免自行使用开塞露等刺激性泻药。建议记录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就诊时携带相关记录供医生参考。老年人出现突发性便秘需警惕肠道肿瘤风险,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