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压不稳定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压不稳定忽高忽低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因素相关。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

情绪波动、剧烈运动、高盐饮食、熬夜等生理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短暂性血压波动。例如焦虑或紧张时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压升高,情绪平复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此类情况通常调整作息、保持情绪稳定后即可改善。

2、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因血管弹性下降、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易出现血压大幅波动,尤其在未规律服药或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时更为明显。此类患者可能伴随头痛、心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3、嗜铬细胞瘤

该肿瘤会异常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引发阵发性血压升高,发作时收缩压可达200mmHg以上,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确诊后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前可使用酚苄明片等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波动。

4、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因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异常升高且波动明显。这类患者可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采用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联合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日常需注意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若血压波动幅度超过40/20mmHg或伴随胸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动态血压监测、肾上腺CT等检查,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