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牛奶一般不建议饮用。牛奶过期后可能滋生细菌或发生变质,饮用后容易引发健康问题,具体是否可饮用需视情况而定。
1、是否变质
牛奶超过保质期后,蛋白质、脂肪可能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同时乳酸菌等有益成分逐渐失活。若出现结块、分层或酸味,表明已变质,饮用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甚至食物中毒。部分人群饮用后可能出现呕吐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2、异味或沉淀
正常牛奶呈均匀乳白色液体,过期后可能出现絮状物或黄色沉淀。开盖后有刺鼻酸腐味、霉味等异常气味,或口感发苦发涩,均提示微生物大量繁殖。此类变质牛奶即使高温煮沸,也难以完全消除细菌代谢产生的毒素。
3、密封保存情况
未开封且冷藏保存的牛奶,在保质期后1-2天内若性状未改变,可加热至75℃以上维持15秒后谨慎饮用。但营养成分已流失,维生素含量下降约30%,乳糖可能转化为乳酸,乳蛋白结构发生改变,吸收利用率降低。
日常建议饮用前仔细检查包装完整性,观察牛奶色泽与质地。储存时注意保持2-6℃冷藏环境,开封后需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若误饮过期牛奶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可适量补充淡盐水,必要时需到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