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同类型的冷疗时,需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冻伤、观察皮肤反应等。常见的冷疗方式包括冰袋冷敷、冷敷贴、冷疗仪、冷水浸泡以及冷冻喷雾,具体使用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冰袋冷敷
冰袋外需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皮肤破损、感染或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禁用,糖尿病患者及末梢感觉异常者慎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麻木、刺痛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停止。
2、冷敷贴
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医用冷敷贴,使用前清洁皮肤并避开开放性伤口。贴敷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使用后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应停用。同一部位避免反复贴敷,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皮肤敏感者建议提前在耳后测试。
3、冷疗仪
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调节温度参数,通常治疗温度设定在0-10℃之间。治疗头需与皮肤保持贴合但避免过度加压,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心脏起搏器佩戴者、雷诺病患者禁止使用,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或心悸需立即终止。
4、冷水浸泡
水温建议维持在10-15℃,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肢体末端浸泡时需缓慢适应水温。浸泡后需擦干皮肤并观察有无苍白、青紫等缺血表现。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及孕妇禁止进行全身冷水浴,局部浸泡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5、冷冻喷雾
喷射时需距离皮肤15-20厘米,单次喷射时间不超过3秒,同一部位每日使用不超过2次。面部、会阴等薄弱部位慎用,喷射后出现皮肤水疱、溃烂需及时就医。储存时需远离火源,使用时避免吸入气体。
建议在使用冷疗前咨询医生,明确适应证和禁忌证。冷疗后若出现持续疼痛加重、皮肤坏死或全身寒战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保暖,避免冷热交替刺激,糖尿病患者需加强皮肤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