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道致病菌,常见于动物和环境中,可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引发人类感染。以下从基本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性三方面具体说明。
1、形态特征
鼠伤寒沙门菌呈短杆状,无芽孢结构,具有周生鞭毛,可在多种环境中存活。其细胞壁含脂多糖成分,是引发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该菌对高温敏感,但低温环境下仍能长时间保持活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未煮熟的禽畜肉类、蛋类及乳制品。当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生熟交叉污染时,易造成感染暴发。此外,接触患病动物或带菌者的排泄物也可能导致传播。
3、致病性与症状
该菌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肠道上皮细胞,分泌肠毒素引发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水样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表现,免疫缺陷者可能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婴幼儿及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日常应注意彻底加热食物至75℃以上,避免饮用未经灭菌的乳制品。处理生肉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生熟食砧板需分开使用。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严重脱水症状,应及时前往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粪便培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