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胃疼可能是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睡姿、局部热敷、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延误病情。
1、调整睡姿
若存在胃食管反流,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或抬高上半身的睡姿,减少胃酸反流对食管的刺激。避免平躺姿势,以免加重腹部压力导致疼痛加剧。同时可通过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缓解痉挛性疼痛。
2、局部热敷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温热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部平滑肌痉挛,对于受凉或饮食刺激引起的胃疼效果较好。需注意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皮肤烫伤。
3、饮食调理
疼痛发作时应暂停进食2-3小时,待症状缓解后少量饮用温开水,逐渐过渡到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摄入辛辣、油腻、过酸或产气食物,如辣椒、肥肉、柑橘等。规律进餐且保持七分饱,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4、药物治疗
反酸烧心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可缓解疼痛。伴有痉挛性疼痛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但青光眼患者禁用。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剧烈疼痛或疼痛放射至背部,可能提示胃穿孔、胰腺炎等急症,需立即就诊。反复发作的夜间胃疼建议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进行四联疗法。
日常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诱发疼痛。长期夜间胃疼患者应记录疼痛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颜色,出现柏油样便或呕吐咖啡色内容物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