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位于人体骨盆后部,是连接骶骨与髂骨的重要关节。其位置在臀部上方、脊柱下端,左右各一,是躯干与下肢力量传递的关键结构。
1、解剖位置
骶髂关节由骶骨两侧的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表面覆盖透明软骨,周围被致密韧带包裹。从体表定位,约在髂后上棘内侧2-3厘米处,可通过触摸骨盆后方的凹陷区域大致确定位置。
2、周围韧带
该关节被骶髂前韧带、骨间韧带和骶髂后韧带等多组韧带加固。其中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的韧带之一,能限制关节过度活动,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妊娠期激素变化会使韧带松弛,可能导致孕期腰痛。
3、生物力学功能
作为微动关节,骶髂关节在行走、坐立时承担躯干重量传导至下肢的作用。跑步时该关节可缓冲20%-30%的地面反作用力,跳跃时承受压力可达体重的5-8倍。关节面呈凹凸交错结构,能有效分散应力。
4、临床关联
该关节病变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致密性骨炎等疾病。诊断时可通过“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CT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间隙变化,正常成人关节间隙宽度为2-5毫米。
日常活动中应注意避免单侧负重过久,腰痛患者可通过桥式运动增强周围肌肉力量。若出现持续下腰部疼痛伴晨僵,建议尽早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