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值的测量标准通常包括正确的测量方法、合适的测量时间、适当的姿势以及规范的设备使用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综合考虑。
1、正确测量方法
测量前应静坐休息5分钟,避免运动、吸烟或饮用咖啡。袖带应绑在上臂中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首次测量建议测量双上肢,以较高一侧为准。连续测量需间隔1-2分钟。未正确操作可能导致数值偏差10-20mmHg。
2、合适测量时间
建议在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上睡前测量,排尿后、服药前进行。晨峰高血压患者需重点监测清晨血压。对于初诊或血压不稳定者,需连续测量7天,排除情绪、环境等干扰因素,避免单次测量误判。
3、适当测量姿势
取坐位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手臂自然支撑在桌面上。站立位测量时收缩压可能降低8-12mmHg,卧位可能升高5-10mmHg。手臂悬空或袖带过紧会使舒张压假性升高,袖带下缘需距肘窝2-3cm。
4、规范设备使用
推荐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年校准1次。袖带气囊需覆盖上臂周长的80%,过窄会高估血压,过宽则低估。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时需注意听诊器位置,柯氏音第Ⅰ音对应收缩压,第Ⅴ音消失对应舒张压。
建议使用同一设备在固定时间监测血压,记录每次测量结果。发现血压持续≥135/85mmHg(家庭自测)或≥140/90mmHg(诊室测量)时,应及时就医评估。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