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频率因人而异,通常建议保健按摩每周1-2次,治疗性按摩遵医嘱进行。具体需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及按摩目的综合判断,过度按摩可能引发肌肉劳损等不良反应。
1、保健按摩
健康人群日常放松可选择每周1-2次,单次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重点按摩肩颈、腰背等易疲劳部位时,建议采用中等力度手法,两次按摩间隔至少48小时,给肌肉充分恢复时间。
2、治疗按摩
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急性疼痛期可每天1次连续3-5天,慢性恢复期调整为每周2-3次,配合热敷、牵引等物理治疗效果更佳。
3、特殊人群
骨质疏松患者每月不宜超过2次,按摩力度需减轻30%-40%。孕妇应避免腰腹部按摩,必要时由专业产康师操作,孕晚期每周最多1次。术后患者需待伤口完全愈合后,经主治医生评估方可开始按摩。
按摩后出现持续24小时以上的酸痛、淤青或乏力感,提示需要延长间隔时间。建议初次按摩者从每月2次开始,逐步建立耐受。选择持证按摩师操作,避免在过饱、饮酒后或皮肤破损时进行按摩,有出血性疾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禁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