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折康复训练怎么做?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折康复训练通常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需根据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调整训练方式。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1、早期阶段

骨折后1-2周内以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此阶段骨折端尚不稳定,可通过绷紧患肢肌肉并维持5-10秒后放松的方式,每日多次重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上肢骨折可进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可进行踝泵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3-4组。

2、中期阶段

骨折后3-6周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在医生允许下,可采用被动关节活动器辅助训练,或通过健侧肢体带动患肢进行无痛范围内的主动活动,如肘关节屈伸、膝关节屈曲等。配合弹力带抗阻训练,每组8-12次,每日2-3组,注意训练强度不超过肌肉轻度酸胀感。

3、后期阶段

骨折临床愈合后开展功能性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及渐进性抗阻运动恢复肢体协调性,如靠墙静蹲、提踵训练等。上肢可进行抓握力器训练,下肢可进行单腿站立训练,每次训练时间逐步延长至20-30分钟,每周3-5次。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痂生长情况,训练前后可配合热敷或冷敷缓解不适。建议每日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同时保证维生素D摄入促进钙吸收。若训练中出现持续疼痛、肿胀加重或关节活动受限,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