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药物作用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多系统损害,需及时明确原因并进行干预。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情绪紧张、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作用,引起短暂血糖升高。此类情况通常在诱因消除后自行恢复,如适当休息、放松情绪后复测血糖可逐渐正常。
2、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是主要机制。1型糖尿病多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2型糖尿病常与肥胖、遗传因素相关。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
3、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过量分泌会拮抗胰岛素,增加肝糖输出。患者多伴有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等表现,需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或使用酮康唑片、米托坦片等药物抑制皮质醇合成。
4、药物影响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奥氮平片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建议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50-200g,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若空腹血糖持续高于7.0mmol/L或随机血糖高于11.1mmol/L,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完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