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叩齿的正确做法和作用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叩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其正确做法包括身体放松、轻闭口唇、有节奏叩击等步骤,通常具有固肾健齿、促进唾液分泌等作用。具体操作和效果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以下从做法和作用两方面详细说明。

1、正确做法

身体放松是叩齿的前提,需保持直立或端坐,避免弯腰驼背,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轻闭口唇时舌尖可自然抵住上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下颌紧张。叩击动作应轻柔且有节奏,上下牙轻轻接触后快速分开,每秒2-3次为宜,初学者可从每次50下开始逐渐增加至100下,早晚各进行一次效果更佳。

2、固肾健齿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规律叩齿能刺激牙周膜和牙槽骨,增强牙齿稳固性。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叩齿产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促进牙槽骨血液循环,延缓牙龈萎缩,对预防牙齿松动和牙周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3、促进唾液分泌

叩齿过程中唾液腺受到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含有的淀粉酶、溶菌酶等成分不仅能帮助消化,还具有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吞咽唾液的动作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作“玉泉”,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该养生方法需长期坚持才能显现效果,建议在早晨起床后和晚间睡前进行。注意存在严重牙周炎、牙齿松动或颞下颌关节紊乱者不宜强行叩齿,避免加重病情。日常仍需结合正确刷牙、定期口腔检查等牙齿护理措施,出现持续性牙痛或咀嚼困难时应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