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贫血、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原因所致,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针对病因治疗等方法改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日常调理
若头晕由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生理性因素引起,需注意卧床休息,保证每日睡眠时间6~8小时。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运动,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补充体液,有助于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引发头晕时,可尝试用冷毛巾敷额头或轻柔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部位。颈椎病患者出现头晕时,可通过颈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椎动脉受压情况。
3、药物治疗
眩晕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倍他司汀片等改善前庭循环,必要时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中医认为头晕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天麻素片、养血清脑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4、针对病因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贫血患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生血宁片等铁剂;脑梗患者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梅尼埃病、耳石症等耳源性眩晕需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或手法复位治疗。
头晕反复发作时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防止发生意外。若伴随头痛、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需警惕脑血管疾病可能,建议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用药前需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