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冒、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或穿着过少时,体表温度下降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发恶寒。这种情况可通过添加衣物、饮用温水或使用取暖设备缓解,通常无其他伴随症状。
2、感冒
病毒入侵上呼吸道会引发炎症反应,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寒战、恶寒。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灵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肺炎
肺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会导致体温升高前出现恶寒,常伴随咳嗽、胸痛、高热等症状。细菌性肺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体表微循环减少引发持续性恶寒。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皮肤干燥、体重增加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若排除环境因素后仍有明显恶寒,或伴有发热、咳痰带血、颈部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呼吸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胸部CT、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