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鱼一般具有滋阴补肾、增强体质、促进消化、改善贫血、辅助调节血压等功效和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其营养价值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一定益处。
1、滋阴补肾
水鱼性平味甘,归肝、肾经,中医认为其富含胶质蛋白和多种氨基酸,能滋养肝肾之阴,对于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肾阴不足症状有一定调理作用。其甲壳经炮制后的鳖甲在中药方剂中常用于软坚散结。
2、增强体质
水鱼肉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钙、锌等微量元素,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营养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6%-18%,有利于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促进消化
水鱼所含的动物性胶原蛋白和天然酶类物质,能温和刺激胃液分泌,帮助分解蛋白质类食物。其肉质细嫩易消化,适合术后恢复期或消化功能较弱者适量食用。
4、改善贫血
每100克水鱼肉含铁元素约2.5毫克,配合维生素B12和叶酸成分,可促进血红蛋白生成。中医认为其具有养血功效,对缺铁性贫血或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有辅助改善作用。
5、辅助调节血压
水鱼脂肪中含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DHA和EPA,有助于调节血脂代谢。其甲壳中提取物在药理研究中显示具有轻微扩张血管作用,可能对血压调节产生积极影响。
食用水鱼时建议选择鲜活个体并充分加热,避免生食引发寄生虫感染。由于水鱼蛋白质含量较高,痛风患者及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药用时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使用鳖甲等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