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位于胸部正中,具有宽胸理气、调节心肺功能、改善情绪等作用。作为中医常用的保健与治疗穴位,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可辅助缓解多种胸部及情志相关症状。
1、穴位定位
膻中穴在胸骨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约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解剖层面位于胸骨体表面,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邻近纵隔结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位或正坐位,体表标志清晰易辨。
2、功效作用
该穴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气会”,具有理气宽胸、降逆化痰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胸闷气短、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心悸、胸痛等心血管症状也有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可通过神经调节改善膈肌运动,增强肺通气功能。
3、临床应用
针灸该穴常采用平刺法,深度0.3-0.5寸,可配合艾灸增强温通效果。推拿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适用于焦虑抑郁等情志病症的辅助治疗。在产后缺乳治疗中,常与乳根穴配伍使用以通络下乳。
日常保健时可每日轻柔按揉此穴2-3次,但需注意有严重胸骨损伤、皮肤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施治。进行针灸操作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持证医师根据具体证型配伍其他穴位,避免自行深刺引发气胸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