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量通常表现为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疲劳乏力以及头晕恶心等,可能引起肌肉损伤、免疫力下降或心血管负担加重等危害。具体表现和危害需根据运动强度及个人体质综合判断。
1、肌肉酸痛
运动过量时,乳酸堆积和肌纤维微损伤会导致明显的肌肉酸痛,常见于运动后24-72小时。若出现尿液呈酱油色伴肌肉剧痛,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
2、关节疼痛
超负荷运动会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引发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疼痛肿胀,长期可能发展为骨关节炎。反复高强度冲击运动还可能造成半月板撕裂或韧带拉伤。
3、疲劳乏力
过量运动消耗大量肌糖原,导致持续数日的全身疲乏感,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运动性贫血,与红细胞破裂增多有关。
4、头晕恶心
剧烈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至肌肉,可能导致脑部短暂供血不足引发头晕。过度换气综合征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出现恶心、手脚麻木等症状。
对于运动爱好者,建议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及拉伸。出现持续性疼痛、异常疲倦或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日常可结合心率监测控制运动强度,普通成年人适宜心率范围为(220-年龄)×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