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龋齿是如何形成的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龋齿的形成主要与细菌感染、饮食因素、牙齿结构缺陷、口腔卫生不良以及时间积累等多种因素有关。当牙齿表面长期受到酸性物质侵蚀,牙体硬组织逐渐被破坏,就会形成龋洞。

1、细菌感染

口腔中的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会附着在牙面形成菌斑。这些细菌代谢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脱矿,矿物质流失,最终造成牙齿结构破坏。若未及时干预,龋坏可能向深层牙本质发展。

2、饮食因素

频繁摄入高糖、精制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糖果、蛋糕或含糖饮料,会为细菌提供代谢原料。酸性代谢产物使口腔环境pH值降低,加速牙釉质脱矿过程。黏性食物更易残留在牙齿沟隙中,延长酸性物质作用时间。

3、牙齿结构缺陷

牙齿发育异常如窝沟过深、牙釉质矿化不良或牙列拥挤,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和细菌。这些薄弱部位更易受到酸性物质侵蚀,且日常刷牙难以彻底清洁,从而成为龋齿的高发区域。

4、口腔卫生不良

未能有效清除牙菌斑是龋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刷牙不彻底、未使用牙线清洁邻面,会导致菌斑长期堆积。唾液分泌减少或缓冲能力下降时,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也会加剧龋齿形成。

5、时间因素

龋齿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酸性环境作用。从初期牙釉质白垩斑到明显龋洞形成,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定期口腔检查可在此过程中早期发现并干预。

建议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含氟牙膏,餐后及时漱口,减少零食摄入频率。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对于窝沟较深的恒磨牙可考虑窝沟封闭。发现牙齿变色或敏感时应尽早就诊,避免龋损扩大影响牙髓健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