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损坏后可通过多种修复方式恢复功能和外观,具体方法需根据缺损程度、位置及患者需求选择。常见修复手段包括补牙、嵌体修复、烤瓷牙冠、贴面修复以及种植牙等,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评估。
1、补牙
适用于龋洞或轻微牙体缺损。医生会清除腐败牙体组织后,使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材料直接充填窝洞。该操作耗时约20-40分钟,能有效恢复牙齿外形并阻止龋损进展,术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
2、嵌体修复
针对较大牙体缺损但牙髓健康的情况。通过数字化扫描或取模制作个性化嵌体,常用陶瓷或金属合金材料,以粘接剂固定于预备好的窝洞内。嵌体比普通补牙更耐磨,边缘密合度更高,适合后牙大面积修复。
3、烤瓷牙冠
适用于严重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或牙齿重度磨耗。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取模后制作全瓷或金属烤瓷冠套,通过粘接剂完全覆盖患牙。全瓷冠生物相容性好,前牙修复美观度更佳,但需分两次就诊完成。
4、贴面修复
主要用于改善前牙色泽异常、轻微缺损或间隙。采用0.3-0.7mm厚度的瓷贴面或树脂贴面,经牙体预备后粘接于唇侧面。瓷贴面色泽稳定不易染色,能实现高度仿真的美学效果,但需要磨除少量牙釉质。
5、种植牙
针对牙根无法保留的牙齿缺失情况。通过外科手术将钛合金种植体植入牙槽骨,骨结合后安装基台和人工牙冠。种植牙无需磨损邻牙,咀嚼效率接近天然牙,但治疗周期需3-6个月,需满足足够的骨量条件。
建议发现牙齿损坏后尽早就诊,早期修复可避免病变加重。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年进行口腔检查。修复后避免用修复体咬硬壳类食物,出现修复体松动或敏感应及时复诊。具体修复方案需经专业医生全面检查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