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坏血酸是什么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的化学名称,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无法自行合成,需通过食物或药物补充。它通常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广泛存在于新鲜果蔬中,也可通过膳食补充剂获取。

1、化学性质

抗坏血酸的分子式为C6H8O6,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遇热、光照或碱性环境易分解。天然来源包括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红柿等,工业上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发酵法生产,常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于食品中。

2、生理功能

抗坏血酸作为强效抗氧化剂,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它参与胶原蛋白合成过程中的羟化反应,对维持皮肤、血管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此外,该物质可促进铁元素吸收,并通过增强中性粒细胞活性提升机体免疫力。

3、应用领域

在医药领域,抗坏血酸常用于治疗坏血病,改善牙龈出血,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如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泡腾片等剂型。食品工业中作为抗氧化剂添加于果汁、罐头等,防止食品褐变。部分护肤品也利用其抗氧化特性延缓皮肤衰老。

日常可通过食用草莓、橙子、青椒等新鲜果蔬补充抗坏血酸,高温烹煮可能导致其流失,建议生食或快炒。如需药物补充,应遵医嘱选择合适剂型,避免长期过量摄入引发腹泻或泌尿系结石。储存维生素C制剂时需避光防潮。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