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手脚抽筋是怎么回事?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手脚抽筋可能与生理性原因、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补充电解质、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一、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手脚抽筋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肌肉过度疲劳,或寒冷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也可能引发肌肉痉挛,例如久坐或睡眠中腿部受压。

2.电解质紊乱

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钾血症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此类情况常见于大量出汗、腹泻、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孕妇因钙需求增加也可能出现抽筋。

3.神经肌肉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也可能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和抽筋。

二、治疗方法

1.生理性抽筋处理

急性发作时可缓慢拉伸痉挛肌肉,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日常需避免过度运动,注意腿部保暖,睡眠时调整姿势减少压迫。

2.电解质补充

确诊低钙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若伴随低钾,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同时多摄入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

3.神经疾病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医生可能开具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控制神经痛。

三、注意事项

1.夜间频繁抽筋者需排查下肢血管功能,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或穿紧身裤影响血液循环。

2.补钙需检测血钙水平,过量补钙可能引起便秘或高钙血症。肾功能异常者补钾前需评估尿量。

3.若抽筋伴随肌无力、感觉异常或持续不缓解,应尽早就医进行肌电图、磁共振等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