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腱滑脱可能是外伤、先天性结构异常、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保守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并及时就医。
一、原因
1.外伤
踝关节扭伤或直接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腓骨肌腱支持带撕裂,使肌腱脱离正常解剖位置。例如运动时足部过度内翻或外翻,造成韧带损伤。
2.先天性结构异常
腓骨沟过浅或肌腱走行异常的人群,踝关节稳定性较差,在轻微外力下即可发生肌腱滑脱。部分患者存在跟骨外翻畸形等先天因素。
3.慢性劳损
长期跑步、登山等反复牵拉肌腱的活动,可能造成腱鞘松弛或腓骨肌肌腱变性,最终引发习惯性滑脱。舞蹈演员、运动员是高发人群。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4-6周,限制活动。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手术修复
适用于反复滑脱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腓骨沟加深术、肌腱复位固定术等重建解剖结构。术后需配合康复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增强腓骨长短肌力量。可配合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促进组织修复。
三、注意事项
1.发病后应立即停止运动,48小时内冰敷患处,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2.若出现踝关节持续性疼痛、弹响或活动受限,需尽早就医进行MRI或超声检查。
3.术后3个月内避免跳跃、急转等高风险动作,穿高帮鞋提供踝部支撑,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