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脱水即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其区别主要与体液丢失的成分、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关。具体如下:
1、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以水分丢失为主,钠离子丢失较少,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或饮水不足等情况。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患者会出现明显口渴、皮肤弹性下降及尿量减少。治疗时需补充低渗溶液,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5%葡萄糖溶液。
2、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以钠离子丢失为主,水分丢失较少,多见于反复呕吐、腹泻或长期使用利尿剂。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患者易出现乏力、恶心,严重时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需补充等渗或高渗盐水,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3%氯化钠溶液。
3、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时水和钠离子按比例丢失,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烧伤等。患者表现为口渴、尿少及血压下降,但血钠浓度基本正常。治疗首选等渗溶液,如乳酸钠林格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以恢复血容量。
若出现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类型,避免自行补液导致电解质紊乱。日常需注意根据出汗、腹泻等情况合理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高温环境下需增加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