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作为中医传统理疗工具,一般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经络、缓解肌肉疲劳以及改善局部代谢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需结合中医理论,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1、促进血液循环
砭石通过特定手法接触皮肤时,会产生温和的物理刺激,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这种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流动,有助于缓解肢体末梢发凉等症状,对寒凝血瘀体质人群有一定调理效果。
2、缓解疼痛
砭石的温热特性能够渗透至深层组织,降低痛觉神经敏感度。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酸痛、肌肉僵硬等不适,通过刮拭或按压相关穴位可达到散寒止痛的效果。
3、调节经络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砭石作用于特定穴位时能激发经气运行。临床常用于足三里、合谷等保健要穴的刺激,有助于恢复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正常输布,维持脏腑功能平衡。
4、缓解肌肉疲劳
砭石疗法产生的振动波可穿透皮下组织,促使紧绷的肌纤维放松。运动后出现的乳酸堆积性肌肉酸痛,通过砭石循经推拿能有效减轻肿胀感和僵硬感。
5、改善局部代谢
砭石接触部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这种热量能增强细胞膜通透性。持续作用可促进组织液回流,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对局部水肿或慢性炎症有辅助改善作用。
使用砭石前需由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避免在皮肤破损、高热或出血倾向部位操作。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力度控制,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员。日常保存时应避免碰撞,定期用清水清洁保持表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