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铁量高的食物通常包括动物肝脏、红肉、海鲜、豆类以及部分蔬菜等,合理摄入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可结合个人体质和营养需求,适当调整膳食结构。
1、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其吸收率较高,是补铁的理想选择。适量食用可有效提升体内铁储备,建议每周食用1-2次,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铁吸收。需注意胆固醇较高人群应控制摄入量。
2、红肉和海鲜
牛肉、羊肉等红肉中铁元素含量显著,且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较高。海鲜中如蛤蜊、牡蛎不仅铁含量突出,还富含锌和蛋白质。例如85克熟牡蛎可提供约8毫克铁,约占成人日需量的44%。烹调时避免过度加热以保留营养。
3、豆类和深色蔬菜
黄豆、黑豆等豆类含非血红素铁,需搭配维生素C食物增强吸收。菠菜、羽衣甘蓝等深色蔬菜每100克含铁2-3毫克,虽然吸收率较动物性食物低,但通过焯水去除草酸后,搭配柠檬汁或彩椒可提升利用率。坚果如芝麻、南瓜子也是植物性铁的来源。
日常建议将动物性与植物性铁源搭配食用,避免同时饮用茶或咖啡影响铁吸收。确诊缺铁性贫血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铁剂治疗,普通人群通过均衡膳食即可满足需求。烹调时使用铁制炊具可辅助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