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助眠的室内温度控制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助眠的室内温度一般建议控制在16~24℃,具体可结合个人体感调整。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提升睡眠质量,并减少夜间觉醒。

1、促进体温调节

人体核心温度在入睡前会自然下降,室温保持在16~24℃时,皮肤散热效率较高,有助于体温调节系统进入睡眠准备状态。若室温过高,可能导致出汗或燥热感,干扰入睡过程。

2、维持褪黑素分泌

黑暗环境与适宜温度共同促进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当室温超过27℃时,高温应激可能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睡眠周期。建议睡前1小时将卧室温度调至20℃左右,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

3、减少夜间觉醒

研究显示24℃环境相较于28℃,夜间觉醒次数减少33%。温度过高会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翻身频率;过低则可能引发肌肉紧张。冬季取暖时建议不超过22℃,夏季空调设定不宜低于16℃。

4、湿度协同调节

相对湿度40%~60%可增强体感舒适度。使用加湿器或除湿机将湿度维持在此范围,能避免鼻腔干燥或闷热感对睡眠的干扰,建议搭配温度监测设备实时调整。

睡眠环境优化需结合个体差异,体弱者可适当提高2~3℃。建议选择透气性强的纯棉寝具,睡前1小时关闭地暖避免过度干燥,必要时用温水泡脚促进末梢血液循环。若长期存在入睡困难,需排查焦虑、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潜在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