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一般可以缓解肌肉酸痛,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该方法通过刺激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代谢废物排出,从而缓解不适感。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引发不良反应。
1、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时使用的刮痧板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皮肤表面,能够扩张皮下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这种机械刺激可加速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对于运动后肌肉酸痛有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沿着肌肉走向单向刮拭,每次刮拭15-20分钟为宜。
2、缓解疼痛作用
刮痧过程中产生的适度疼痛刺激可促使机体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研究显示规范的刮痧治疗能使肌肉酸痛评分下降约30%-40%。但需注意控制力度,过度用力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建议使用刮痧油作为介质减少皮肤摩擦。
3、放松肌肉组织
通过反复刮拭可缓解肌肉痉挛状态,改善肌肉僵硬。临床观察表明每周2-3次刮痧治疗,配合局部热敷,能有效降低肌张力。但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皮肤破损部位应避开,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进行刮痧治疗前应排除骨折、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疾病。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出现皮肤破溃需立即消毒处理。对于持续不缓解的肌肉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肌酸激酶等指标,必要时进行理疗或药物治疗。